张丁莹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称数《檀香刑》《孟子》句法功能文化溯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韶关学院学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吕碧城的生命意识
《韶关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74-80,共7页张丁莹 
动荡的时局和早年的家难促使吕碧城开始探索生命价值。从热衷仕途到迷失道教到佛教救世。儒家入世精神始终为主导力量。生命意识在其诗词中有独特的呈现方式:以大量的时间意象抒发悼时之悲;以外物对时间之流的强行介入以及由此产生的情...
关键词:吕碧城 生命意识 生命个体 呈现方式 
《檀香刑》中的三种意识及其文化溯源
《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张丁莹 
莫言的《檀香刑》蕴含有三种意识:原始的"由幻赏神"的巫术观念下产生的"人兽同体"、农耕文明孕育下的"人生如戏"、传统文化的"向根"观照。由此体现了莫言"大踏步撤退"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檀香刑》 莫言 文化 原始意识 
《孟子》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张丁莹 张玉金 
《孟子》中出现过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余(予)"、"朕"、"我"和"吾"。其中,"余(予)"和"朕"已是古语词,使用频率低。"我"和"吾"使用频率最高且以表单数为主;在句法功能方面,"我"的功能较齐全,而"吾"只可作主语和定语,分工已较为明确。
关键词:孟子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句法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