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楠[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西方音乐和声风格演变与时代审美心理>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05227)
摘 要:和声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和声风格、音乐风格,也折射出人们审美心理的历史嬗变。巴罗克时期随着协和音程观念上升为和弦观念,主调写法与复调写法逐渐分离又高度融合在一起。协和与不协和的动态关系开始反映出人们审美心理上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宗教与世俗的冲突以及相互间戏剧性的矛盾融合。体现上帝美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已是左右巴罗克时期音乐风格又反映这一时期人们审美趣味的大小调功能和声语汇中的三和弦;尤其是主三和弦,其本身体现出音乐的完美终结与"三位一体"上帝的永恒。这种和声审美的理性自觉与情感的夸张和上帝之美达到了一种新的对立与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