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相融、率性而至的中国捏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金德[1]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

出  处:《大舞台》2012年第9期124-125,共2页

摘  要:捏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着自由表达的特殊的艺术意味,这是由于捏塑是制作者的随兴而作、自由发挥和随机性的操控,使之自然生动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同中国的绘画的写意以及书法艺术抽象的韵味同出一辙。在中国民间雕塑中,这种依材料的基本特性而产生的塑造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超越了单纯程序技术方法的显示,而达到了一种自由表达、生动体现的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的境域。率性而至所蕴含的潇洒韵味的精致同工艺性的精雕细凿以及严整的工细大相径庭,更加突出地显示了东方文化的境界和特征,将形与意结合,在实体的塑造中追求到了一种"畅神"的境态。

关 键 词:捏塑 即兴性 抒写传神 品格 气韵 

分 类 号:J314.9[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