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和去向:西方大学公共性的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学坤[1] 崔艳丽[2]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南京210098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年第9期66-68,共3页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10YJC880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2YJA710099);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ZZ11_0421)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LX12_0349)的研究成果〕

摘  要:大学的公共性包括公益性、政治基础上的公共性、基于大学精神的公共性,以及开放性和公开性。大学正处于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学的公共性生产阶段中,公共性对意识形态的依附、大学学术研究的商业化和科技推动的大学组织和伦理形态变革使大学正处于公共性危机和转型之中。大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建公共性,建立大学质量文化,重视大学的公共宣传,以全球化等资源建设世界主义的公共性。

关 键 词:大学公共性 质量文化 伦理形态 开放性 

分 类 号:G649.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