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贞”和《易经》中的“贞”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玉金[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大连116029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6-11,共6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摘  要:对于前辞中“贞”的意义,大陆学者大都训为“卜问、问”。但饶宗颐认为,有些“贞”应训为“卜问”,而有些“贞”应训为“当值”或“正”或“定”;舒莱认为正确的解释应是“人们为了探求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而测验”;倪德卫认为应解释为“正式认定占卜结果的正确性”;拉夫布莱认为可译为“主礼占仪”;高岛谦一认为应训为“正”,意思是“正命辞”。为解决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考察了《易经》中“贞”的全部用例,认为都应译为“卜问”.并从多个角度考察了卜辞前辞中的“贞”.认为它跟《易经》中的“贞”一样,也应训为“卜问”。

关 键 词:甲骨文 '贞' <<易经>> 释义 词义考释 

分 类 号:H131[语言文字—汉语] K877.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