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淑艳[1]
出 处:《北方园艺》2012年第17期61-62,共2页Northern Horticulture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吉教科合字[2012]第523号)
摘 要: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同时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果树。又名野葡萄、山浮桃、蛇葡萄、接骨藤,见肿消、见毒消等。其浆果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所含的前花色苷物质和白藜芦醇具有软化心脑血管与抗衰老、防癌治癌的作用。民间暑天用山葡萄浆果消暑解热、平时进行药疗保健,单方独味治疗小症杂病,是一味独特的药用植物。山葡萄原产于中国大陆、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等地。生长于沟野山坡、林下灌木丛中,是葡萄属中抗寒力最强的珍贵种质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利用野生山葡萄做亲本,同欧亚种葡萄等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左山一”、“双优”、“双红”等酿酒用山葡萄品种。随着山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野生山葡萄资源越来越少。山葡萄的人工种植和开发日益变得迫切,而推广应用山葡萄大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则成为当务之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