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建[1]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
出 处:《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34期91-91,共1页China Newsweek
摘 要:在大部分西方左翼知识分子那里,好莱坞是批判大众文化的终极标靶,它被当作通俗、媚俗、回避现实、粉饰现实的同义词。这里的“通俗”一词十分接近“庸俗”的意思。在西方,发端于法兰克福学派的这种批判或许有警惕“娱乐至死”的功效。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和精英学者也接过了这一批判利器,十分时髦而又安全地对“文化工业…‘好莱坞模式”、普世价值等概念和文化产品进行口诛笔伐。在引进大片的初始阶段,就有学者惊呼:“中国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还有一批文艺青年、学者和评论家发明了一个十分通俗易懂,并广为接受的有趣说法,叫做“好莱坞也有主旋律”。要相信这类说法,必须闭起眼睛完全不看中国当下的特色语境。这类绝妙好辞让我恍惚以为美国政府也能够投资拍摄宣传电影,也可以用行政力量组织看片观摩,学习讨论,撰写心得。面对中国电影的贫乏和受到冷落,至今还有许多创作者将市场上的好莱坞产品以及其他商业电影的输入指责为罪魁祸首。其实普通观众很少关心电影作品来自哪里,他们只会在票房窗口用行动进行艺术趣味和人伦道理的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