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作品数:876被引量:67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文娟张闳张志华方健华陶东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校的意义:作为连续性的理解--读尼尔·波兹曼《教育何用:重估学校的价值》
《师道(人文)》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北熹 
尼尔·波兹曼是媒介生态学的开山鼻祖,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传媒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他丰富的著述对世界影响深远。在他流传甚广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向文化投降》中,其分享的观点引发人们深入反省高度媒介化、...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 传媒文化 娱乐至死 媒介化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技术垄断 开山鼻祖 
站在被放逐边缘的我们
《当代学生》2025年第2期79-80,共2页开怡馨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本写于电视崛起的时代的著作,仍旧适用于今天。如今,我们穿梭在网络世界,表面看上去,我们解开了时间与...
关键词:短视频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时间与空间 放逐 经典著作 三分钟 重新解读 
乌合之众与娱乐至死 评音乐剧《芝加哥》的角色塑造
《中国戏剧》2024年第11期95-96,共2页彭婷 
音乐剧《芝加哥》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美国上流社会,彼时美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上的繁荣带来的是社会层面上文化的浮躁,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成为社会语境的关键词。剧中的主人公维尔玛和洛克茜的人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结...
关键词:娱乐至死 自主思考 消费语境 角色塑造 波兹曼 享乐主义 社会层面 乌合之众 
文学的“娱乐至死”应是清醒的——探析今日的文学雅俗观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21期7-9,共3页彭锐杰 
文学雅俗观是不断发展的,而当下谈论文学雅俗观,具有新的意义——面对娱乐至死的时代背景,文学该如何定夺?文章探讨了文学的雅俗观在“娱乐至死”现象下的新思。通过剖析文学与雅俗观的界定,分析了雅俗观纵向时代变迁、横向不同维度的...
关键词:娱乐至死 文学雅俗观 大众文艺 文艺评论 文化自信 
书法娱乐化能走多远
《中国书画》2024年第11期33-33,共1页张瑞田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段话让我想到当今的书坛。
关键词:娱乐至死 娱乐化 书法 
泛娱乐化与金庸文学的经典化
《创作评谭》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马思钰 
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内地,金庸的武林江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新世纪以来,新媒介传播形式促进金庸文学与网游、表情包、热梗、短视频等的再结合,广阔地进入大众群体中,“金庸”成为毋庸置疑的文化大IP。但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各类...
关键词:金庸 娱乐至死 泛娱乐化 短视频 表情包 经典化 大众群体 20世纪80年代初 
新媒体时代颠倒的儿童影像与复归探究
《传媒论坛》2024年第16期10-13,共4页于明海 杨立红 李诗逸 史正菊 
生活在由图像堆叠而成的新媒体时代,儿童影像日益成为醒目的视觉审美符号。在资本的裹挟下,一些儿童影像被蓄意编织成娱乐的工具,低俗、恶搞、侵犯儿童隐私的作品不断涌现,单向度的观赏者们却沉沦在乌托邦下颠倒的儿童影像中,忘记了娱...
关键词:儿童影像 景观 娱乐至死 新媒体 
追求货真价实的“认可度”
《语文月刊》2024年第8期92-92,共1页宋毅诚 余丽铮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认可度似乎已经成为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它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时期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认可度高的事物,通常是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审美趣味或者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事物。因此,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社会主流价值观 娱乐至死 认可度 营销策略 审美趣味 知名度 审美观 
清月依旧——读《新时代,我们一起学雷锋》有感
《雷锋》2024年第24期52-53,共2页徐文昊 邹馥鸿(指导) 满雯雯(指导)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穿越时空,缓缓流进每个人的心田。流量为王、娱乐至死,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反转再反转,我们开始质疑、犹豫、彷徨。我不禁迷茫:学雷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轮明月隐入夜空,月牙的...
关键词: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 娱乐至死 学雷锋 一轮明月 新闻反转 穿越时空 
剑指病灶 扶正祛邪
《法制与社会》2024年第16期1-1,共1页明健 
“饭圈”乱象加速向体育等领域蔓延和渗透,引发恶劣影响,强化治理势在必行。“饭圈”最大的隐患是排他性,“饭圈外溢”将偏执、疯狂、戾气扩散到更多领域。相关治理既要针对一系列症结打好驱邪“组合拳”,又当重视扶持正道固本培元。在...
关键词:娱乐至死 长尾效应 固本培元 运营模式 违法违规 利益链 强化治理 排他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