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

作品数:153被引量:1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艳丰周强朱希祥罗明杨建生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节选)
《杂技与魔术》2025年第1期5-5,共1页李屹 
聚焦现实生活,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 文艺审美 创作导向 历史的见证 现实生活 精神文化需求 精神食粮 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物性”之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李艳丰 
纵观中西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话语在探讨“什么是文学”这一命题时,多半是从人的精神情感、审美趣味或文艺的美学形式等层面界定文学的内涵。如中国传统“诗言志”“诗缘情”的情诗学,西...
关键词:什么是文学 批评传统 诗言志 诗缘情 西方文论 理论与批评 审美意识形态 美学形式 
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物性”之思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66-86,205,共22页李艳丰 
传统人文主义文艺批评认为文学即人学,注重文学艺术人文精神的理论阐释,凸显文艺的审美与人文属性,淡化文艺的“物性”。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从社会历史、人类实践与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出发,将文学艺术视为...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审美意识形态 物性 文艺批评理论 
“为人民而歌”的音乐风格范式探析——中国音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十周年优秀歌曲演唱会评述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24年第11期4-9,共6页李长鸿 
十周年优秀歌曲演唱会是一场跨越十年的时间巡礼,也是用音乐语言记录人文山河的空间地志。在这场时空融汇的盛大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两个核心词汇:“人民”与“生活”,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十年前,习近平总...
关键词: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艺工作者 文艺审美 中国音协 深入生活 精神文化需求 以人民为中心 核心词汇 
以真实之名,凭体验取胜 对沉浸式歌剧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戏剧》2024年第10期65-67,共3页孙鑫 
广西艺术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22JGY10。
歌剧艺术历经400余年的变迁,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沉浸式歌剧可以说是歌剧艺术母体新近分裂出的一种“子细胞”,尤为强调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欣赏体验,并引导创作元素及表演风格发生变革,不仅打造出一种新颖精致且别具匠心的歌...
关键词:歌剧艺术 创作元素 艺术生态系统 沉浸式 观察与思考 文艺审美 表演风格 艺术形态 
人民的艺术殿堂——上海美术馆十年发展纵览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朱刚 
十年前——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艺工作者 文艺审美 上海美术馆 创作方向 艺术殿堂 精神文化需求 
文学评论·新西部小说典型案例分析主持人语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5期4-4,共1页邹赞 
近年来,地方资源与地方经验以蓬勃的生命力穿透全球化的厚重雾障,日益凸显为当代文艺批评的关键词。在“以地方为方法”“以地方经验构建共同体美学”的批评话语实践中,“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已绝非“空洞的能指”,而是变演为具...
关键词:西部文学 文学评论 西部小说 东北文学 文艺审美 新边塞诗派 刘亮程 批评话语 
“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
《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162-163,共2页胡智锋 潘佳谋 
胡智锋、潘佳谋在《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温暖现实主义”是对一部分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总结,获得了影视界乃至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当下迅速成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主要趋势。“温暖现实主义”尝试在新时代拓展现实主义的...
关键词:现实主义创作 文艺审美 审美距离 民族艺术研究 直面现实 社会层面 对立统一 创作观念 
影视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意识形态导向——以抗美援朝战争片《长津湖》为分析蓝本
《文艺争鸣》2024年第8期160-165,共6页徐维聪 
引论:《长津湖》的电影媒介力量影视艺术就其价值而论,既具有文艺审美的价值,又具有大众文化语境下政治审美的价值,其在异质文化之间进行传播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
关键词:八一电影制片厂 影视艺术 陈凯歌 电影媒介 抗美援朝战争 政治审美 大众文化语境 文艺审美 
艺术本质核心元素探析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张奎志 刘秀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W003)——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论争了几个乃至十几个世纪的话题,也是一个曾经被“反本质主义”要放弃和搁置讨论的形而上问题。从历史上看,研究者曾从“模仿”“形式”“表现”来界定艺术的本质。可以说,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不完全是,...
关键词:艺术本质 反本质主义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 文艺审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