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卫群[1,2,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2]北京大学哲学系 [3]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62-67,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哲所项目“印度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研究”(08JJD72004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四大"是古印度哲学中经常论及的四个物质元素,在许多派别的重要文献中都有记述。印度哲学中的顺世论将"四大"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胜论派、正理派以及耆那教也认为"四大"实有;大乘佛教、数论派及吠檀多派中的主流思想否定"四大"的实在性。各派提出的关于"四大"的思想构成了古印度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事物本原理论。这方面的理论对推动世界东方文化中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