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杂剧的口头编创特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劭荣[1]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  处:《东疆学刊》2012年第3期36-41,共6页Dongjiang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项目编号:11BZW0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记忆.编创.表演--传统戏曲口述剧本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1133

摘  要:元剧"曲白相生"的艺术体制可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否定"伶人自为宾白"的观点需要谨慎。现存元剧文本中的种种迹象显示,伶人在许多方面参与了剧目的营造工作。具体表现在诗词韵语的因袭套用,即兴插科打诨,关目情节的相互蹈袭以及插入表演片段等诸多方面。伶人编剧方式与剧作家案头式的写作不同,它主要在舞台演出中完成,采取口头编创的方式。

关 键 词:元杂剧 即兴 口头编创 形态 

分 类 号:I237.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