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中的掩耳盗铃现象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庞晓光[1]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学术界》2012年第9期122-124,共3页Academics

摘  要:阅读刘尧的《学者、学术与学术生命》一文,你会发现在文章的多处地方,作者的引用行为似乎有违其所说的"真"以及创新的学术生命本质,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羊质虎皮,虽巧肖仍伪"之感。通过例证,我们看到,作者从规范引用,到含糊标注,到隐去标注,程度逐渐升级,性质也似乎发生了改变。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导致的学术失范,另一方面大概是主观层面上的明知故犯。

关 键 词:学术生命 学术失范 明知故犯 

分 类 号:G3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