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与人民调解机制的互动实践——以“峨边”模式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晓欣[1]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出  处:《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4期243-247,共5页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和谐社会视野下凉山彝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YZWH1024);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和谐与法治的四川新农村研究"(S1045);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系列成果之一(08BFX061)

摘  要: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重视本土资源。峨边的人民调解机制在实践中主动吸收以"德古"为代表的本土资源,其制度设计与创新体现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实践的运作:德古的聘任条件、德古调解纠纷种类、德古的调解原则、德古调解职责、德古调解纪律、德古考核制度、德古奖惩制度、德古定级标准、德古定级程序、德古级别取缔等。未入编的"德古"与"毕摩"解决纠纷的活动应该依据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毕竟,其解决纠纷的活动发挥了社会控制的功能。当然,未入编的"德古"与"毕摩"解决纠纷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法则。

关 键 词:本土资源 德古 人民调解机制 互动实践 “峨边”模式 

分 类 号:D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