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角度看《喜福会》中母女隔阂的形成与消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阳灿灿[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62-69,共8页Yangtze River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项目批准号:10XWW001);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欧美身体意识理论研究>研究成果

摘  要:《喜福会》母女隔阂如何形成与消解,既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因素,又是与跨文化冲突与交流等主题相关的核心问题。冲突形成阶段,女儿眼中的母亲是"无历史"的"他者"形象,自己则是被降格的物体性身体。冲突化解的关键是女儿通过母亲的故事,恢复了母亲身体的情境性与历史性,对母亲"之所以如此"确立了感同身受的体验。母亲选择的"讲故事"的形式十分有利于展示身体的历史与情境。从身体的视角来考察《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不仅能提供规训身体与非规训身体如何转化的实例研究,还能为理解文化身份认同及中美文化异同等问题提供新的角度。

关 键 词:《喜福会》 母女冲突 身体 情境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