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华[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委组织部
出 处:《组织人事学研究》2012年第9期47-47,共1页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Studies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干部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骨干队伍。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使用,不仅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息息相关,同时与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构建密不可分,可谓意义重大。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应当做到“三忌”。一忌粗放式培养。少数地方对于大学生村干部的使用缺乏深入细致研究。尤其是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后的履职能力缺少针对性的安排,只是简单地按村进行分配后就不再过问其具体分工。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工作后忙于电脑录入、跑腿打杂等事务性工作,缺少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其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针对此类问题,建议出台相关大学生村干部培养使用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职责,突出大学生村干部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工作的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村干部熟悉农村环境、开展致富创业、融入中心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部分地方为缓解机关在编人员较少、工作压力较大的困难,将大学生视为机关干部的重要补充,经常采取借用、挂职等方式抽调大学生村干部到机关工作。这一做法不仅与大学生村干部选聘的初衷背道而驰,也与党政干部的管理要求不相吻合,应当坚决予以制止。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浙江等地已经对这一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整顿,以有效减少此类情形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