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洪春[1]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5-150,共6页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XSK010)阶段成果
摘 要:生态文明理论之提出和构建成为全球理论界聚焦点,标志着人类历史将要迈入生态时代,只有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成实践力量,生态德育作为新德育观成为生态文明实践和实现之重要环节和内在理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哲学辨明基础上,指认生态德育的理论根基,并高度凝练生成"面向自然的人之道德理性"乃是其核心命题和本质规定,这一道德理性生成只能经由实践才能达到;对生态德育理论核心命题及其实践向度的深刻解析,不但揭示生态德育精神实质和生成机制,而且澄明其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The theory of eco - civilization has been a focus of the world academia and has rich implications. Eco - ethics is of cru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eco - civilization. "Ethic rationality towards nature" is the core and nature of eco - ethics, whose correct understand- ing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eeo - civilizatio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