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会话的语体特征及信息流向——一项基于语体学方法的考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承峰[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4期78-86,共9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语体分类有多种维度,以准备性/随机性、单向性/交互性、在场/非在场、即时/非即时和冗余/非冗余等语体特征为依据,可区分出自然会话和非自然会话。非自然会话基于交际过程中的准备性,必然在信息传递方向上具有单向性,倾向于传递冗余信息,传递过程可以具有空间上的非在场性和时间上的非即时性。在综合以上五个语体特征基础上,可把非自然会话中的信息传递模式分为五种:信息传递对象为听者、信息传递对象为听者和不在场第三方、信息传递对象为在场第三方、信息传递对象为不在场第三方和信息传递对象为在场第三方和不在场第三方。

关 键 词:非自然会话 准备性 信息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