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焦念志[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0期1473-1486,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3CB955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批准号:91028001);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105021)资助
摘 要: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根本的机制就是生物固碳.然而,海洋浮游植物光合固碳量远远大于海洋调节大气CO2的能力和容量.本文指出,"固碳"不等于"储碳",只有长期储存在海洋中的那部分碳才能对气候变化起到调节作用.但已知的海洋储碳机制(包括依赖于理化过程的"溶解度泵"以及依赖于颗粒有机碳沉降的"生物泵"等)并不能解释海洋碳汇有关的若干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占海洋总有机碳90%以上的溶解有机碳(DOC)的形成机制.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微型生物对DOC转化并形成惰性DOC(RDOC)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储碳机制、探讨了海洋碳汇研发所面临的挑战及前景.
分 类 号:X14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