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爱”的表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师爱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红霞[1,2] 

机构地区:[1]齐鲁师范学院政治系,山东济南250013 [2]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商情》2012年第44期132-132,共1页

基  金:本文为齐鲁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红色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1012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教师应该如何表达师爱?这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师路径的传达。爱的表达需要理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为此,教师和班主任考虑处理问题应该本着学生长远发展的理念;要培养学生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乐观态度;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并养成他们的自立能力、独立精神;教师班主任不能一味的爱学生,而应严慈相济。对此,我们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也应有反思精神和学习的习惯,使播下的师爱种子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使自己付出的关爱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相反。

关 键 词:师爱 表达 理性 独立 反思 

分 类 号:G451.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