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班制的性质、编制标准与作用考论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恩玉[1] 

机构地区:[1]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  处:《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38-45,共8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11CLSZ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官班制的性质不同于官品制,它是一项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官阶制度。它不仅适用于梁陈两朝,而且对于认识魏晋宋齐的同类问题,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它的编制标准除朝班外主要是官职的资望与清浊。一般来说,官班的高低取决于官职的资望,同班内位次的前后取决于官职的清浊程度。官职的清浊有两层内涵。流内十八班是士族担任的官,为清官;流外官以下为非士族起家官,为浊官。十八班内部的官职也有清浊之分,在同班内的位次前后即体现了官职的清浊程度。九品官制是官员地位高低、权力大小与待遇优劣的主要标志,即官员的礼数取决于官品的等级。而官班制则是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主要参照体系,其次是朝廷对官员奖惩的重要手段。官班制既维护了士族的特权与利益,也为寒庶阶层的入仕与升迁打开了通道,因而它既有凝固性,又具开放性。

关 键 词:官班制 官阶制度 编制标准 清浊 

分 类 号:K239.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