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玉

作品数:29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萧梁梁武帝考辨元嘉之治宋文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学刊》《历史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文史哲》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梁武帝的历史贡献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17年第5期147-155,共9页杨恩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社会阶层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9);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中古社会阶层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5BLSJ01)的阶段性成果
梁武帝积极兴办学校,倡导讲学活动,实行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编纂五礼,这一系列措施促使魏晋以来式微的儒学得以复兴。梁武帝开创的"三教同源"说为儒释道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树立的三教兼修的范式则在实践上为儒释道融合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梁武帝 儒学 贵族制 
曹魏官品制性质辨析被引量:2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9期13-19,7,共8页杨恩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社会阶层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9)阶段性成果
古今学者通常认为,官品制自曹魏创立之初就是一项官阶制。有学者则提出,官品在魏晋宋齐是官才的等级而不是官阶。这一观点受到学者的质疑。详加考察,曹魏时的官品的确不是官阶,因为曹魏官品与汉代的官阶禄秩高低错乱、难以对应;曹魏时...
关键词:曹魏 官品 官阶 官才 
何承天《安边论》与“元嘉之治”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174-178,共5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古社会阶层变迁研究"(15BLSJ01)的阶段性成果
何承天在《安边论》中提出的富有远见卓识的主张和建议,是认识"元嘉之治"的重要参照。《安边论》的主旨与核心思想——"安边固守"的主张,是处理南北关系的指导方针,其言外之意是反对用战争作为解决边境争夺的手段,主张采用怀柔政策来对...
关键词:安边论 宋文帝 安边固守 坚壁清野 富国强兵 
南朝科学家何承天的生卒年考辨被引量: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12-16,共5页杨恩玉 
学者通常根据《宋书·何承天传》的记载,断定何承天卒于元嘉二十四年(447),进而推断他生于东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六年(370)。这一观点虽然众口一词,但似乎难以成立,其理据有以下四个:一、《宋书·何承天传》的标点有误,不足凭信,何承天并...
关键词:何承天 卒年 致仕年龄 起家年龄 
魏晋南北朝行事制度考实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112-117,共6页杨恩玉 
学者通常认为,行事是指南朝的长史、司马行府州事。无论是行事的内容、行事者的身份,还是行事存在的时间,这一观点都有欠准确。行事是指官员以较低的官职摄行较高官职的职权。行事仅是盛行于南朝,在魏晋北朝以及此前和此后的朝代都存在...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行事 长史 司马 
东晋南朝的方位州考释
《安徽史学》2016年第4期57-63,共7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古社会阶层变迁研究"(15BLSJ01)的阶段性成果
在东晋南朝史书中有大量关于东州、西州、南州和北州的记载。这些以方位词来称呼的"州",含义和得名的原因都较为复杂。西州主要指代扬州官府和荆州,偶尔指益州。东州主要指代扬州,其次是东扬州。南州主要指代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
关键词:东晋南朝 方位州 东州 西州 南州 北州 
东晋南朝的“三吴”考辨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72-80,共9页杨恩玉 
东晋南朝时期的"三吴"有狭义三吴、广义三吴、指代扬州三种不同含义。对于狭义的三吴,在吴郡、吴兴之外的第三个郡,唐朝以来就有丹阳、会稽和义兴三种观点。古今学者多持会稽说。有学者主张东晋时为丹阳说,南朝时"多种说法并存"。这都...
关键词:东晋南朝 三吴 会稽说 丹阳说 义兴说 
对徐成先生《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读后》评论的回应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5-18,共4页杨恩玉 
在我的博士论文《萧梁政治制度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于2014年9月在中华书局出版。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徐成先生读过拙著后,撰写了《南朝制度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读...
关键词:徐成 萧梁 中华书局出版 侍中 太子詹事 安陆郡 左仆射 博士论文 开府仪同三司 元帝 
萧梁国子学与太学考论被引量:2
《理论学刊》2014年第5期103-107,共5页杨恩玉 
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LSZ02)的阶段性成果
萧梁国子学的建立时间,不是多数学者所认为的天监七年,而是天监元年。国子生的入学年龄没有严格限制,不过却限于贵族与高门士族子弟,其入学条件,除门第外还增加了个人素质的要求。南朝不是国子学隶属于太学,而是太学隶属于国子学。游学...
关键词:国子学 开办时间 入学条件 太学 
萧梁经学生策试制度考辨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9期53-59,共7页杨恩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萧梁政治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CLSZ02)之阶段性成果
萧梁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确立于天监四年(505),而宗室子弟的策试入仕大致开始于天监末普通初期间(519—522)。考生在每年的十月报名、十一月策试,策试的地点在仪贤堂。策试的经书由皇帝临时决定,为一经、二经或三经不等,试题皆为十道,成...
关键词:经学生策试 成绩等级 策试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