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制

作品数:79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军杨共乐王绍光欧树军史彤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六朝贵族制言说的展开及其新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李济沧 
《史学集刊》2023年6期,20000字纵观中外学术界关于六朝贵族制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皇帝权力与贵族制度的探讨,大体可得出以下认识:尽管研究者有着各自的立场,但都没有否认六朝贵族具有官僚的一面,整个国家体制也呈现出了类似官僚制政治体...
关键词:贵族制 官僚制 政治体制 六朝 《史学集刊》 
山林与社会
《社会学文摘》2023年第3期13-15,共3页渠敬东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倘若只从世俗主义层面来理解社会的构造,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非社会,甚至反社会的世界,来为人世间奠定一个超越性的精神基础。政统与道统秦汉之际封建解体、皇权确立,政体从天子诸侯制度(贵族制)向皇帝制度...
关键词:世俗主义 皇权至上 知识阶级 贵族制 地方士绅 郡县制 任期制 附属性 
连接资本主义与法国大革命——巴黎散步场所与十八世纪法国公民平等的起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2期111-137,6,10,11,共30页小威廉·H.休厄尔 叶姿倩(译) 
18世纪的法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这样的等级制度建立在君主制、贵族制和大量特殊的团体特权之上。或者说,在1789年之前,法国社会便一贯如此,直到这场惊人的革命宣扬了人类和公民的权利,并着手在公民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社会...
关键词:平等主义 贵族制 法国大革命 等级森严 等级制度 君主制 十八世纪 
亚当斯的博林布鲁克式宪政观——以1766年《克拉伦登》信函为例
《政治思想史》2023年第2期172-180,共9页李海默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1735-1826)曾参与《独立宣言》的共同签署,被美国人视为开国元勋之一。1789年至1797年出任美国第一任副总统;1797年至1801年接替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也是首位未能连任的美国总统。在1766年1月27日的《克...
关键词:《独立宣言》 贵族制 宪法体制 约翰·亚当斯 克拉伦登 宪政观 信函 博林布鲁克 
最高司法权力的差异:高丽与唐的比较
《法律史评论》2023年第1期48-69,共22页张春海 
高丽制度虽大体移植于唐,但贵族制的现实,使高丽人不得不对唐制作出一些关键性的改造,最高司法权是其中一环。在唐代,最高司法权集中于皇帝。在唐制的外壳下,高丽国王理论上也如唐代皇帝一样具有最高司法权,但其权力在实际行使过程中却...
关键词:司法体制 权断权 中央集权 贵族制 
贵族制与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比较视野中的《明夷待访录》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196-203,共8页范广欣 
黄宗羲承认有两种圆满的道德-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现实的君主专制之后而重建的应然的君臣共治。两者都符合《礼运》首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理想。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习惯用西方传入的概念理解黄...
关键词: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政治理想 贵族制 
咸宁三年新五等爵制考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8-94,共7页刘晨亮 
咸宁三年(277)晋武帝司马炎对“旧五等爵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此即“新五等爵制”。“新五等爵制”承认在“旧五等爵制”中裂土受封的异姓功臣基础上,规定“非皇子不得为王”;“新五等爵制”不仅是汉末以来复五等爵制之思想在魏晋...
关键词:晋朝 五等爵制 司马炎 贵族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母师”问题刍议
《唐都学刊》2022年第3期71-78,共8页章舜粤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母亲通晓经学并成为向子女传授学问的“母师”之现象。这是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家为了维系自身地位,以“母师”协助其家学的传承。因此,“母师”是当时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亦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一种工具。随着...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母师 贵族制 家学 社会性别 
唐的官僚制与宦官——中古近侍政治的终结序说被引量:1
《唐史论丛》2020年第2期49-66,共18页横山裕男 区玉莹 
序言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宏观的视角来观察隋唐时代,经过了几乎致唐于死地的安史之乱后的唐中后期社会,为后世社会的出现做了铺垫。唐中后期的社会性质与唐以前相比迥然不同,毋庸置疑,这是极其值得注意的问题。学界常用"唐宋变革"来说...
关键词:官僚制 唐宋变革 唐中后期 中国史 贵族制 隋唐时代 安史之乱 转换期 
庄严肉食者
《南风窗》2020年第2期58-61,共4页李少威 
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于贵族制时代的尾声,打着深深的等级制烙印,即便是一桌子菜,也有一个主从关系。其中的主菜,必是肉食无疑。肉很难得,所以肉食就是上等人的象征。起源于春秋时代的“肉食者”一词,几乎专指贵族、上层。曹刿求见鲁庄公前...
关键词:鲁庄公 贵族制 中国传统文化 主从关系 等级制 向上爬 肉食 春秋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