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阶级

作品数:122被引量:1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姜涛王志蔚齐鹏飞倪伟邹韶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湖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个现代多元主义政治样本:现代评论派的“中立”与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郑浩月 
现代评论派深受拉斯基政治多元主义理论的影响,践行既攻击仇敌又批评朋友的中立主义立场,“三一八”惨案期间的“逆势”言论不过是其一贯立场的延续。拉斯基政治多元论强调发挥包括知识阶级在内的社会团体对政府的制约作用,但这种功利...
关键词:现代评论派 政治多元主义 知识阶级 士大夫 
战争情境下“历史”和“人”的双向打开——钱理群与1940年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2期214-228,共15页姜涛 
在钱理群老师宏阔、丰富的学术世界中,1940年代文学研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他对战争情境中“人”的状况的关注,对战时文学实验性和探索性的考察,以及开辟的“大文学史”视野等,都极大带动、引领甚至形塑了后来1940年代文学研究的开...
关键词:钱理群 1940年代文学研究 实验性 真的知识阶级 
山林与社会
《社会学文摘》2023年第3期13-15,共3页渠敬东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倘若只从世俗主义层面来理解社会的构造,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非社会,甚至反社会的世界,来为人世间奠定一个超越性的精神基础。政统与道统秦汉之际封建解体、皇权确立,政体从天子诸侯制度(贵族制)向皇帝制度...
关键词:世俗主义 皇权至上 知识阶级 贵族制 地方士绅 郡县制 任期制 附属性 
失本:民国前期无疾而终的归农思潮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2期114-115,共2页罗志田 
在后五四时期读书人对乡村的关注中,“离村”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而对其认知也多元纷呈。民国前期有两大离村群体,即农民和读书人。与往返于城乡的农民不同,真正离村人城往而不返的,是新学堂培养的知识人。如李大钊所看到的,这一趋...
关键词:民国前期 知识阶级 新学堂 李大钊 离村 读书人 出现频率 受害者 
免费劳动:为数字经济生产文化被引量:27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3年第1期53-69,共17页蒂齐亚纳·泰拉诺瓦 杨嵘均(译) 曹秀娟(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BZZ002)的阶段性成果。
《免费劳动:为数字经济生产文化》是研究数字劳动的经典文献。在本文中,泰拉诺瓦首次提出“数字劳动”这一概念,并将“数字劳动”囊括到更加广泛的“免费劳动”的概念中。在她看来,免费劳动普遍存在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而互联网中存...
关键词:数字媒体 免费劳动 数字经济 知识阶级 非物质劳动 文化生产 
拒绝“伪知识” 读陶行知《“伪知识”阶级》有感
《上海教育》2022年第31期67-67,共1页蔡思骅 
“实践出真知”是一句人们常说的话,意思是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既然有“真知”,就会有与此相对的“假知识”“伪知识”。陶行知先生的《“伪知识”阶级》对此就作了深入的探讨。该文章创作于1928年,距今已过去九十多年...
关键词: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 实践才能 伪知识 文章创作 阶级 规律性 常新 
鲁迅的学生:浙籍文学翻译家黄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29-129,共1页应宜文 
浙江文化研兗工程(第二期)"浙江文学翻译家年谱:黄源年谱"(20WH60068ZD-2Z)阶段性研究成果。
鲁迅是近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又是独具卓识的美术教育家,他培养了一批志同道合、薪火相传的学生。他的学生黄源(1906—2003)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翻译家,也是文学艺术百年征程的启航人之一。1927年10月25日,鲁迅应邀到...
关键词:文学翻译家 文学功底 知识阶级 美术教育家 薪火相传 演讲稿 志同道合 
危急关头下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青团》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唐慧 
团的四大是共青团在中国革命处于极其危险的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不仅表明了共青团紧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也进一步密切了党团之间的关系。团的四大更加明确了共青团的性质,指出共青团"应当消灭团内知识阶级的习性,变成真正无...
关键词: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 知识阶级 群众组织 共产党 第四次 
李大钊格言精粹
《工会信息》2021年第24期21-21,共1页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见1919年3月《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凡是劳作的人,都是高尚的,都是神圣的--见1920年1月18日《低级劳动者》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
关键词:知识阶级 李大钊 劳动者 
青年应当怎样做?
《中国青年》2021年第12期61-61,共1页实庵 
死的中国社会,自戊戌变法以来,除了少数知识阶级的青年外,都是一班只知道吃饭穿衣生儿子的行尺走肉。现在这班行尸走肉,比较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更要沉睡过去,在社会上奔走呼号的,不过是少数青年学生,这班青年学生愈为一班行...
关键词: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知识阶级 五四运动 行尸走肉 青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