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法评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澜[1] 朱祥贵[1] 杨春娥[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法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93-97,共5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12BMZ084);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2011ZX02);三峡大学2011年求索基金项目

摘  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的精神利益和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受到严重侵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焦点,但现有国家、区域及国际立法存在分歧。本文以利益平衡为目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法分析,为我国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及制度借鉴。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知识产权 利益平衡 保护模式 

分 类 号:D923.4[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