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海静[1]
机构地区:[1]中央编译局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118-125,共8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0AKS005];黑龙江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编号:08A-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的本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诸多学者曾深入探讨过这一问题,如卢卡奇、布洛赫、萨特、弗洛姆、赫勒、科西克等等,但他们几乎都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或把握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上。而曾经师从艾耶尔的南斯拉夫哲学家马尔科维奇却独辟蹊径,在科学与意识形态辩证关系视野中将"人的本质"概念区分为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维度,并在区分二者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功能整合,从而在"人的本质"概念的革命性变革层面上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性和超越性——描述与规范的融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