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素平[1]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119-121,共3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摘 要:林纾不懂外语,却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最具影响的翻译家,对此,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予以论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认为,一名成功的译者不仅要具备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能力,还要能与翻译生态网络的其他主体和谐共存。林纾翻译的成功,主要在于他顺应了当时的规范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与适应;虽然林纾也曾遭遇"事后追惩",但他多维度地适应了包括社会、时局、动机、读者、文本等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