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民刊与《非非》的诗学理论建设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光霞[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108-111,共4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在中国当代诗歌的三大民刊中,《非非》不仅容量最大,坚持时间最长,有着其它两刊无法相比的完备的刊物形式,而且还凭借着格外强势的理论化倾向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直接推进了当代诗学的现代性进程在理论上,它为中国新诗提供了新文学有史以来第一批本土原创的诗学理论和方法,促成了中国当代诗歌理论意识的全面觉醒;在创作实践上,它打开了当代诗歌写作的多种可能性,有力地推动和实现了中国当代诗歌的体制外向度和现代性转型。

关 键 词:民刊 《非非》 诗学理论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