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霞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后现代主义散文观念艺术特征当代新诗《故事新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黎明职业大学学报》《鲁迅研究月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红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置诸死地而后生——从《弟兄》看鲁迅特殊的自我心理治疗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1期13-20,共8页杜光霞 
一直以来,在鲁迅前两个备受关注的小说集中,《弟兄》应该算最不引人注目、不常被人提起的一篇,因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似乎很简单,早就已经被清理得纤缕毕现,没有什么争议的余地了:小说通过高超的精神分析、潜意识渲染及心理...
关键词:《弟兄》 心理治疗 鲁迅 艺术手法 心理描写 思想内容 精神分析 自私自利 
中国三大民刊与《非非》的诗学理论建设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108-111,共4页杜光霞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三大民刊中,《非非》不仅容量最大,坚持时间最长,有着其它两刊无法相比的完备的刊物形式,而且还凭借着格外强势的理论化倾向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直接推进了当代诗学的现代性进程在理论上,它为中国新...
关键词:民刊 《非非》 诗学理论 
待宰的图腾与逃遁的自卑--周氏兄弟失和原因新探
《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12期69-74,68,共7页杜光霞 
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是一个“暗礁”式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纯属个人隐私的家务事,与五四文坛上这两个风云人物在其一生中所各自做出的主要贡献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而且既然两个当事人都选择对此缄口不提,如果我们尊重他们的决...
关键词:原因 兄弟 自卑 图腾 个人隐私 风云人物 周作人 家务事 
从离隔的文学研究“骨骼”到融通的理论批评“机体”——以“海峡两岸中华文学研讨会”为考察剖面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66-67,共2页杜光霞 
百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由于特殊的历史遭遇而呈现出分化、对抗、偏执的格局。中国大陆和台湾这样的状况就是时至今日,彼此的差异还很容易被发现。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研讨会 海峡两岸 理论批评 中华 机体 骨骼 中国大陆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兼论青年鲁迅的思想起点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第2期154-161,共8页杜光霞 
一鲁迅是怎样成为如此独特的"这一个"的?他是完全异质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一块突然空降的、神秘不可解的"飞地"吗?正如早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他是"全面抨击中国的过去","号召完全摒弃中国传统"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吗?是根除了故国传统,...
关键词:斯巴达人 思想文化传统 兼论 现代中国 至论 戛剑生 小说情节 月界旅行 破恶声论 集外集 
巴金:被建构的经典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5-11,共7页杜光霞 
从巴金小说创作的社会历史语境、作品文本的内在质量以及民国时期的主要批评文本来看,巴金的现代文学经典地位主要是通过群选经典—国家意识形态—文学史定论这样的途径得以确立的,是一种被特定时代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等非文学因素...
关键词:巴金 经典 建构 历史 
在混乱中重建散文价值尺度——回答陈剑晖的批评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10年第4期105-112,共8页周伦佑 杜光霞 
我的理论长文《散文观念:推倒或重建》在《红岩》杂志2008年5月号刊登后,在散文界和散文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文学院等十多所大学先后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各种报...
关键词:散文观念 价值尺度 批评 北京师范大学 陈剑 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手挽着灵魂和诗站在一起
《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156-161,149,共7页杜光霞 周伦佑 
关键词:诗集 灵魂 成都 六角形 府南河 李白  
焦虑、突破及无法重建的权威——也谈关于《散文观念:推倒或重建》的争议
《红岩》2009年第S2期43-48,共6页杜光霞 
2008年3月,诗人周伦佑以一篇近5万字的理论长文《散文观念:推倒或重建》向散文界乃至整个文坛投下了一块大石,使原本一片寂静的水面激起了轩然大波,追捧欢呼的,一棒打杀的,谨慎质疑的,愤怒的,尖刻的,保守的,兴奋的……一时之间。
关键词:中国散文 散文观念 文学性 重建 诗歌 先秦散文 权威 四分法 争议 鲁迅 
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论余华前期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
《作家》2009年第4期7-8,共2页杜光霞 
余华的前期小说通过对疯狂、暴力、绝望和死亡等主题的聚焦,展示了一幅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图景,这正是他把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直觉"外化、表现为小说世界的结果,因而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关键词:余华 前期小说 冷酷 表现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