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范式的“后马克思主义”境遇论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丽[1] 李鸣[2] 

机构地区:[1]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2]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社科系,江苏南京211101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85-91,共7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科学区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范式中所包含的一般生产逻辑和特殊资本逻辑蕴涵,是全面澄清生产范式的内涵,正确看待"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日益模糊的马克思主义边界的理论前提。鲍德里亚彻底否定了生产范式的科学内涵、价值指向及其关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论基础。拉克劳和墨菲借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生产范式的"本质主义缺陷",而放弃生产——阶级——历史必然性的资本主义批判框架。"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产范式双重逻辑的放弃,及多样化替代方式的选择意味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已经与马克思思想渐行渐远。

关 键 词:生产范式 生产一般 生产的资本逻辑 “后马克思主义” 

分 类 号:B561.59[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