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燕[1]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出 处:《电影文学》2012年第21期4-7,共4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文化与民族主体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W015)
摘 要:20世纪末,随着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电影的观念发生了一次较大的裂变。电影不再是一种能够再现世界的艺术,也不再是一套表意性的语言符号,电影成了一种具有社会实践功能的文化象征行为。这种肇始于电影符号学的电影观念,是在后现代理论语境中对电影的重新阐释,它体现了一种后现代电影理论关于电影的本性及电影与现实关系的基本立场。这一观念使电影理论的目标发生了重大转移,由经典的艺术本体论途经现代语言论转向了当代文化研究,开启了电影理论的跨学科、互文本、语境化研究方法及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为电影理论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1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