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光伟[1]
出 处:《经济纵横》2012年第11期28-36,共9页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创造性转化研究"(编号:11BJL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思想与发展方向"(编号:11YJAZH067)的成果
摘 要: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是资产阶级辩护性经济学的微观构图,运用的方法论技术是解释学,目的是循环论证其物象化的总认识预设。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辩证结合,达成的是历史构图。因此,消解生产要素平面分析技术线路的规划是通过批判性与建构性的整合,形成以方法论批判为切口,以认识论批判为接入,以理论、方法论的整体建构为归结和总的出路的实践性进路。具体而言,马克思经济学生产要素理论构图于历史生产和劳动二重性的"认识"连接中,酝酿于劳动的社会本体论的规划中,实践路线是:劳动——生产要素——资本。这是将科学作为历史基层工作者进行实践规划的结果,从而也是构图本身与方法论实践活动合一的认识产物。
分 类 号:F062.9[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