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才勇[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12年第11期16-23,共8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批准号:09BZX06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印象派画法的意义并不单纯在美术上,同时也在其引发的视觉转向上。这个转向不仅体现出人类视觉审美开始走向现代,也彰显出人类精神生活走向新一轮的递变:在对主体作为世界依据的笃信中,由先行预定转向即时生成;在对主体性精神的信奉中,由对理性主体的看重转而重视感性主体。这在印象派之后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体现的时代精神中有着越来越清晰的展现,但其最先映现于人的视觉生活,这一点往往不为人知晓。印象派的成功又一次表明:人类精神世界的嬗变最先体现于视觉活动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