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

作品数:5144被引量:189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梁进陆霄虹徐勤海刘健石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返“生活世界”:论印象派笔触的视觉美学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182-190,共9页王端端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一场革命性艺术运动,在观念和技法上改变了传统形态。这一时期,印象派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革新闻名,他们不是将笔触简单停留在画面上,而是有意通过间断的笔法去描绘事物,在后印象派画家塞尚那里。
关键词:印象派画家 艺术革新 塞尚 传统形态 视觉美学 笔触 笔法 
双城上演印象派大展 刷新你的认知
《中国收藏》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陈曦  
印象派艺术爱好者们有福啦!最近,上海博物馆“请来”马奈、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36位艺术家开启了一场“印象•派对”;52件法国橘园美术馆及奥赛博物馆珍藏的画作汇聚香港艺术馆,带你锁定塞尚和雷诺阿这两...
关键词:印象派艺术 香港艺术馆 艺术风采 马蒂斯 塞尚 马奈 莫奈 雷诺阿 
从《赖斐尔》到《现代绘画之新趋势》--蔡元培的趋“新”与中国“后印象派”的兴起
《美术》2025年第3期64-77,共14页徐旷之 
本文尝试以蔡元培认知“新派”的过程为线索,重新审视中国美术的趋“新”之势与其中的观念转变。一战前,蔡元培及北京画坛对于西方“新派”的认知和接受普遍止于学院派与印象派、后印象派的折中杂糅体,对于更“新”的野兽派、立体主义,...
关键词:蔡元培 后印象派 刘海粟 美术革命 现代性 
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问题和实践路径——以印象派绘画英文鉴赏课为例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5年第5期36-42,共7页江凌云 
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为纽带,运用英语及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方式,对于训练学生多元思维、培养英语学用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情境创设、语言与跨学科知识学...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 素养导向 美术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色彩探析——以前奏曲《帆》为例
《当代音乐》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胡亚哲 翟庆玲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JKH20220479SK)。
印象派音乐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音乐风格,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强调音色、旋律及和声的色彩感,对20世纪的西方音乐乃至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彪西个人角度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开拓者,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远离“印象派”称呼。...
关键词:印象派 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 前奏曲 
寻找毕加索
《少年科普世界(快乐数学4-6年级版)》2025年第3期39-39,共1页虫儿飞 
伟大的印象派画家毕加索年轻的时候为了追求前程,曾只身闯荡艺术之都巴黎。可是他一个寂寂无闻的年轻,人要想在繁华的巴黎立足,何其困难!所以很长-段时间内,他都非常贫穷。毕加索曾经拿着自己的画作去画店,想.通过卖画挣-点儿生活费,可...
关键词:印象派画家 毕加索 寂寂无闻 卖画 画店 生活费 画作 巴黎 
资讯
《上海艺术评论》2025年第1期100-100,共1页
01上海博物馆举办“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2025年1月21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开幕仪式。展览于1月2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4月21日。作为2025年的开局大展,“印象...
关键词:印象派艺术 上海博物馆 艺术历程 美术馆 展览 
印象派叙事:阿特伍德《证言》中丽迪亚叙述的不可靠性
《今古文创》2025年第6期25-27,共3页顾王洁 
本文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证言》为例,根据韦恩·布思、詹姆斯·费伦关于不可靠叙述的界定,从故事事实的内部矛盾、价值判断的主观倾向以及人物性格缺陷的外部因素这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丽迪亚嬷嬷叙述中的模糊性、错乱性...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证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影像与媒介理论 
另一种杰作手——浅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纸上绘画
《中国油画》2025年第1期81-82,共2页唐天衣 
当我们翻阅八场印象派展览的目录时会发现,油画并非是展览墙上的唯一主角。雕塑作品虽然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的数量远远不及那些各种媒介的纸上作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水彩、粉彩、坦培拉和丙烯画与油画并列展出,而非像传统沙龙那样...
关键词: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派 雕塑作品 丙烯画 传统绘画 绘画媒介 坦培拉 表达自由 
从塔希提到理念世界:保罗·高更笔下女性的哲学之旅
《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于乐洋 
高更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代表,其画作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融合了个人美学追求与深刻的哲学思考。本文从女性象征入手,探讨高更绘画中的女性形象象征及其与新柏拉图哲学的结合,以期待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一、高更绘画中的女性...
关键词:美学追求 塔希提岛 柏拉图哲学 理念世界 后印象派 乌托邦 保罗·高更 女性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