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通史与西方的普世史观念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宁[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出  处:《求是学刊》2012年第6期145-148,共4页Seeking Truth

基  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古代希腊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0JJD770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及史学之比较,是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栏目的三篇文章,或在比较的视野下研究中国和西方历史及史学的某一问题,或对中西史学某一问题作对称性的比较,均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历史及史学的核心问题。蒋重跃教授的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学者对"道"的理解习惯于意会和描述。近代中国学者多参考西方"基始"或"本体"等概念来界说"道"的内涵。然而西方的"基始"等概念强调的是内涵的横向构成要素和方式,《老子》的"道"强调的则是"道"纵向变化的历史性。杨共乐教授的文章认为,人才强国是罗马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罗马在向其他文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我,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易宁教授的文章讨论古代中国的通史与西方的普世史观念。他指出,对于历史变化的认识,中西史家的认识之异中亦各存其所同。中国史家重视历史在纵向时间上的变化与横向空间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西方史家则重视从一个不变的基点认识历史的变化。此两方面之不同,是古代中西历史思维在最深的层次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关 键 词:古代中国 中国通史 史观 西方 《竹书纪年》 《世本》 《史记》 著作 

分 类 号:K09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