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燕[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郑州450052
出 处:《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第20期59-6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目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基础研究相应高分辨磁共振(MRI)特点,探讨其对临床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用彩超筛选出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高分辨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质子加权成像(PDW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等。其中62例患者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术后斑块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脂质纤维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池、板块内出血、钙化等并与高分辨MRI逐层对比分析。结果 62例斑块中48例(77%)有脂质坏死核心,脂质坏死池在T1WI、T2WI、PDWI上呈高信号,在3DTOF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40例(65%)合并钙化,钙化部分在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25例(40%)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随着出血时间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信号;43例(69%)斑块合并有纤维化,纤维化在3DTOF上呈等信号,在T1WI、T2WI和PDWI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6%)斑块合并血栓,"黑血"技术T1WI和T2WI对血栓较敏感。结论高分辨MRI不同序列检查可以显示斑块结构特点及成分特征,可以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743.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