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 自我 超我——《八月之光》中克里斯莫斯人物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琨[1] 

机构地区:[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英语教研室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9期49-50,共2页

摘  要:《八月之光》创作于1932年,是美国南方现代主义大师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福克纳作品中最常被评论、被用做教材的作品之一。《八月之光》的不同在于它有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莉娜寻夫和克里斯莫斯寻求身份上的认同。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构造理论来分析克里斯莫斯寻求身份认同的悲剧之路。

关 键 词:《八月之光》 人物分析 克里 威廉 福克纳 本我 超我 现代主义 美国南方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