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

作品数:3023被引量:296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振武李常磊张曦李萌羽康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白场域间的边缘人——论《八月之光》中克里斯玛斯的身份困境
《今古文创》2025年第10期13-16,共4页韩春亚 
福克纳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八月之光》以杰弗生镇的种族紧张关系为背景,探究了乔·克里斯玛斯这一黑白混血儿的身份焦虑与悲剧成因。杰弗生镇作为一个黑白人种划界居住的特殊场域,两大种族隔离明显,却又在克里斯玛斯身上交汇,使他找不到...
关键词:福克纳 《八月之光》 场域 习性 种族身份 
否定的情感表征功能——基于福克纳《八月之光》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
《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苗兴伟 钟敏君 
否定常常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手段,具有显著的前景化效果和情感功能。本研究在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下,考察《八月之光》中否定的分布和使用,探讨否定在《八月之光》中的情感表征功能。研究发现,该小说中的否定表征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关键词:否定 情感表征 《八月之光》 语料库文体学 
莫言与福克纳的文学地理比较
《当代外语研究》2024年第6期134-146,167,共14页孙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莫言小说中的世界性因素”(编号2020BWY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家的成长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文学创作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福克纳成长于美国南方,采用写实手法创建了约克纳帕塔法县,以此为载体来书写美国南方的历史与现实。莫言受到福克纳的启发,构建了“高密东北乡”,包罗世间万象...
关键词:文学地理 莫言 福克纳 比较研究 
宁愿它沿着时光走失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31期5-8,共4页吴舒涵 
有所爱狗可是他仅仅是一条狗。他没有过去也绝不会永生不死,对于他来到的这个世界他所要求的并不多:食物(他不在乎是什么,也不在乎给他多少,只要是慈爱地给予就行)、手的抚触、一个声音(他认得这声音,虽然不理解所讲的话也无法回答),还...
关键词:福克纳 阳光雨露 声音 
赤子之心常在 人“不响”天晓得--时代传奇剧《繁花》系列创作论
《网络视听》2024年第21期22-25,共4页 
《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说:“有位作家叫威廉·福克纳,他说人就像永远坐在背向行驶的火车上,看不清未来,过去是唯一清晰稳定的可见部分。所以,保存过去的人生,保存过去的形象、色彩,和我本身的文学理念非常相合,我也觉得写作最重要的是...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原著作者 赤子之心 创作论 传奇剧 王家卫 文学理念 电视剧 
水景、爱、恐惧:威廉·福克纳的河流书写
《写作》2024年第5期59-67,128,共10页何叶涵 
成长于密西西比河畔的威廉·福克纳在《野棕榈》《喧哗与骚动》中,以洪水为情境,将密西西比河再现为重要历史地域:他不仅以高度纪实的水景书写存录1927年洪灾中的种族权力机制,也借蕴涵着无定、惜逝之义的流水意象,描摹黑人与白人对地...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密西西比 河流 水景 人文地理学 
多变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语言景观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张岳贤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别存在,他的小说兼有现代知识分子、农民、文学大师等多重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渗透进他的小说中,表现为独特的语言景观。福克纳的小说善于用多变营造语言的密林,带领读者进行语言冒险...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语言景观 句法层面 修辞层面 地域层面 
故乡:“像邮票般大小”
《集邮博览》2024年第10期21-21,共1页李近朱 
美国作家福克纳那支写出诺贝尔文学奖的笔,从未离开过作家的故乡——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镇。对于故乡,他有句颇带“邮味”的话:像邮票般大小。他曾在邮局工作过,邮局也曾出售过印有他肖像的邮票。只有2000余人小镇的“小”,当如...
关键词:密西西比州 邮票 奥尔巴尼 诺贝尔文学奖 邮局 故乡 福克纳 一辈子 
高邮:一枚从秦汉寄出的“邮票”
《世界博览》2024年第17期6-11,共6页吴晓辉  常凯(图) 
由北京南下,初到高邮,便在汪曾祺纪念馆边上的客栈落脚。客栈与众不同,房间里放了两本汪曾祺的书。从文学层面上讲,每个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原乡,比如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意为“河水慢慢流过平坦的土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精神...
关键词:约克纳帕塔法 汪曾祺 精神原乡 高密东北乡 福克纳 莫言 高邮 客栈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精神疾患书写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任冰 张美杰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人文主义视阈下威廉·福克纳小说的伤残书写研究”(21WWB11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项项目)“威廉·福克纳小说的残疾书写研究”(21WWD269);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主题研究项目(2572021DF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精神疾患书写常被用来研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譬如《喧哗与骚动》中个体的隐匿式残损等,这是一种基于病态性考察并兼具批判性的文化追溯。在小说里,疾患表象下倒错的声闻形感知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意蕴。感觉障碍的昆丁沦为大家族展演...
关键词:福克纳 精神残疾 南方 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