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丕波[1] 赵佳佳[1] 占柳[1] 李灵毅[2] 季伟[3] 刘加荣[1] 韩传火[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湖北武汉430022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湖北武汉430022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湖北武汉430022
出 处:《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第11期699-701,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0424);湖北省卫生厅基金项目(QJX2010-9)
摘 要:同皮肤相比,口腔黏膜受到创伤后愈合快,形成的瘢痕组织少。所以,比较口腔黏膜和皮肤创伤修复的临床、组织和分子愈合机制,将为促进创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供重要信息。口腔黏膜和皮肤创伤修复的显著区别在于口腔组织的炎症过程是短暂的、一过性的,而皮肤组织愈合却伴有持久的炎症过程。两者创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也不相同,口腔黏膜创伤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 1和beta 3的比例在口腔黏膜创伤中低于皮肤。所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去探索口腔黏膜的修复机制,将帮助我们控制创伤愈合修复过程,减少瘢痕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