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天山的人工爆炸地震剖面  被引量:4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德源[1] 李秋生[2] 高锐[1] 李英康[2] 李德兴[1] 刘文 张之英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五六二地质队,三河101601

出  处:《科学通报》2000年第9期982-988,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4230);新疆"305"项目!(96-915-07-03);国土资源部前沿科技计划!(9

摘  要:横跨天山的人工爆炸地震测深剖面揭示出天山的地壳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层结构,层速度和厚度纵向和横向变化都很大.上地壳底部断续分布低速层.莫霍面深度在奎屯地区为 47 km,沙雅地区为 50 km.天山之下莫霍面变深,北天山和南天山交界处之下达到最深,为 62 km.地壳P波平均速度6.1~6.3 km/s,上地幔顶部 P波速度为 8.15 km/s.奎屯炮记录的剖面识别出两组可靠的莫霍面反射波震相P_(m1)和P(m2).P_(m1)和P(m2)在炮检距190~210km段有 20~30 km的叠置和错断.计算结果表明,莫霍面在北天山之下发生 10 km左右的错断,南深达 62 km,北浅达 52 km,莫霍面北倾下插.天山莫霍面的结构样式与某些碰撞型造山带相比有类似的结构,这可解释为塔里木板块向天山之下俯冲.这个陆内俯冲是导致新生代天山隆升的动力学机制.P_(m1)和P_(m2)震相的发现是塔里木板块向北俯冲的地震学证据.

关 键 词:天山 地壳结构 造山带 人工爆炸地震剖面 隆升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