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绍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2期54-56,共3页The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
摘 要:自从由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引起轰动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曾盛极一时,尽管对余氏散文有过多种争议,但它对我国当代散文的贡献及其文学史意义确是无法抹杀的,只是在事隔二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要使学者散文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发展,突破余氏散文的"范式"也是从不可缺的。可喜的是,近日读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诗人兼诗评家邹惟山(建军)的散文集《此情可待》,眼前亮出了一道新风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