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捷[1] 李峰[1] 毛萌[1] 吴凤芝[1] 刘晶[1] 冯婷[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 处:《国医论坛》2012年第6期15-16,共2页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81001501);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No.711207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0013120005)
摘 要: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情感疾病,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疾患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4%,占第4位,预计至2020年将上升至第2位(仅次于心脏病)。目前,西医关于抑郁症机制研究重点集中在5-HT的再摄取,进而研制出以百忧解为代表的第三类抗抑郁药物,但临床应用中仍然有不同程度副作用。而中医学将“痰、热、瘀、风、虚”归为抑郁症的五大病理因素,并认为“瘀”是各个脏器失调产生的最终病理产物,对抑郁症的产生、发展、转归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临床医家多从“瘀”论治抑郁症,收效颇丰。
分 类 号:R749.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