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扇鼓腔的抢救和保护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京群 

机构地区:[1]内丘县文联,河北内丘0542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年第22期185-185,共1页

摘  要:扇鼓腔源于巫舞。据《燕赵文艺史话》记载:巫舞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的祭祀舞蹈。巫舞的产生和巫舞敬神祭祖活动,其根源在于人类的原始崇拜。当人们遇到灾难而又无法战胜灾难的时候,就要祈求神明的保佑,希望为他们灭灾,并赐福于他们。巫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不断发展和延续,至今不衰,不仅保存在巫婆神汉身上,更是河北较为普遍流行的一种舞种,尤以冀南为盛。但已不再敬神、祭祖、占卜、求雨,而成为一种在节日里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内丘扇鼓腔是流传在内丘北部中张村、高望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因表演时边舞边击鼓歌唱而得名。

关 键 词:保护 抢救 祭祖活动 民间舞蹈 祭祀舞蹈 原始崇拜 舞蹈形式 巫舞 

分 类 号:B933[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