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苏民[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2]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出 处:《江汉论坛》2012年第12期34-41,共8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耶对话与中国现代观念的生成和发展”(项目编号:11JJD720018)的研究成果
摘 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在政治哲学方面的突破,诚然首先是总结明朝灭亡教训、全面反思传统政治体制和政治哲学的结果,但西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将《明夷待访录》与晚明传教士撰写的政治哲学文献相比较,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黄宗羲关于"公是非于学校"的制度设计,主张皇帝和官员皆为学校之"弟子"、太学祭酒和郡县学官皆须由"推择"和"公议"产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等等,不仅与传教士宣传的教权高于王权、教皇由教士大会选举产生、教会在重大事务上有最后裁决权等等可以逐条对应,而且比传教士的论述具有更多的近代民主色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