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廷中[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205-209,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民族关系调查研究"(10BMZ01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民国时期川康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XBYJC201004);西南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民国时期川康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10SZD006)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学位点建设项目成果(2012XWD-S060104)
摘 要:民国时期,针对西康地区比较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西康省各级政府从省主席刘文辉到基层官员都认识到了发展西康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减轻入学儿童家庭负担,实行强迫教育,制定发展民族教育计划,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组织管理,加强对民族教育实行情况的督导与检查,建立督导制度。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促进了西康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小学校和小学生的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还是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发展,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为共和国建立后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