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330006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12期987-99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023);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IRTll41)
摘 要:早期复极(earlyrepolarization,ER)作为一种心电复极异常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被视为一种良性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事实上,ER伪善的表面可能潜藏杀机。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R与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ventricularfibrillation,IVF)和猝死密切相关,下壁及侧壁导联ER的出现提示了一定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ventficulararrhythmia,MVA)风险。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ER与心原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相关,并且是预后不良的潜在预兆。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阐述ER与恶性心脏事件及猝死相关疾病的关联,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危险分层及干预策略。
关 键 词:心原性猝死 早期复极 高危患者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特发性心室颤动 筛查 人群 恶性心脏事件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