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往与日常思维的生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苗[1,2]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86 [2]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150080

出  处:《学术交流》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下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10CZX05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上,人们基本上遵循世代相承的各种风俗、习俗、礼俗等进行日常交往活动。正是在日常交往活动和生平情境中,人们积淀起一种礼俗化的、习俗化的、情感性的日常思维类型。从日常交往的内在机理和思维运行方式来看,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表现为传统的风俗、习惯、礼仪制度、道德规范、自在的活动规则等等,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家庭、家族、村落、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内化于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中,从而形成日常交往的习俗性思维类型;二是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天然情感,即日常交往的情感性类型。

关 键 词:日常生活 日常交往 日常思维 

分 类 号:B151[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B8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