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职业特征与非工资性收入差距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盛峰[1] 陈思霞[1] 卢洪友[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  处:《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6期92-110,共19页World Economic Paper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041);武汉大学2011年度应用对策研究项目;“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编号:5052011105001)的资助

摘  要:非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已经日益成为中国居民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八次入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以及Logit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背景、职业特征对居民户获得非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背景较好、财产水平较高,以及户主在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居民户能够以更大概率获得,并实际获得了更高的非工资性收入;来自政府部门的非工资收入一定程度上具有"亲弱性"特征,而来自企业和私人的非工资收入,以更大概率并更多地被社会背景好、受教育水平高、财产水平高以及户主在政府和国有单位工作的居民户所获得;户籍以及财产禀赋等方面具有优越性的居民户在获得较多非工资性收入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对更高的工资性收入。

关 键 词:家庭背景 职业特征 非工资性收入 Heckman选择模型 

分 类 号:C913[经济管理] F124.7[社会学] F2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