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以来自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为中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维武[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2-158,共17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儒学形态与功能的近百年变化与未来展望"(09&ZD069)

摘  要:儒学在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开展,因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也呈现出理学与心学两大路向。心学路向的开展,不仅比理学路向占有优势,成为20世纪中国儒学开展的主流,而且自身呈现出多样的形态,这一特点在来自湖北东部地区(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三位思想家那里典型地体现出来。他们分别代表了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熊十力以心学路向,致力于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建构,开启了形上儒学在20世纪的重建;徐复观通过承继熊十力所开启的20世纪心学路向,走向对重建形上儒学的批评,主张消解形而上学;胡秋原的心学思想,则开展于史学与哲学之间,强调对理性、德性和人格的追求,重视吸取合理的理学内涵,在现代新儒学之外开辟了心学开展的新形态。透过这一现代儒学史的比较案例,可以对20世纪心学开展的多样性问题获得深刻的了解。

关 键 词:20世纪中国儒学 心学 熊十力 徐复观 胡秋原 湖北东部地区 

分 类 号:B26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