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仲[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89-93,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当代科学论中的‘生成论’研究”(10YJA72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体论’研究”(12BZX021)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任何地方性知识会陷入这样一种困境: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的保真性与现代科学的身份认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无疑,这两方面都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前者涉及到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继承、发扬、传播,可上升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保护以及国家影响力、软实力的层面上;而后者涉及到国家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的现代化问题。在今天全球化的现代性语境中,一方面,我们必须使地方性知识获得现代科学的身份,否则就会在全球化过程中陷入一种尴尬的边缘地位;另一方面,地方性知识要获得现代实证科学的身份认同绝非易事,即使获得了这种实证科学的解释,地方性知识(如中医)的文化基础也可能丧失,因为它们被纳入西方实证科学的文化范式中。
关 键 词:地方性知识 “范式” 困境 全球化过程 惩罚 规训 西方社会 实证科学
分 类 号:N031[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