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正(综述)[1] 祁小飞[1] 仇惠英(审校)[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ematology

基  金: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资助项目(ZX201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046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266)

摘  要:现已研究证明,在细胞内能够稳定存在的转录产物中信使RNA不超过2%,其余绝大部分为非编码RNA,而非编码RNA依据其分子的大小又可分为长链非编码RNA和小分子非编码RNA,其经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从而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蛋白质的翻译。研究表明,其表达的异常与体内多种肿瘤相关,因此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现就非编码RNA在血液肿瘤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非编码RNA lncRNA MIRNA 恶性血液病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